查看原文
其他

七秩芳华·往昔如昨|万剑声:再教育,再启程

【编者按】悠悠七秩芳华,漫漫征程如歌!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也是南昌师范学院建校70周年。70年来,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,谱就了华美的篇章。关于母校,那里有校友们最美好的年华。携一纸信笺,书一份曾经的母校与我。学校特开辟【七秩芳华·往昔如昨】专栏,殷殷讲述校友们的往昔故事。

万剑声,1991年毕业于江西教育学院(南昌师范学院前身)中文系。1993年考入中国作家协会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的作家研究生班,1997年成为南昌文学艺术院专业作家,现为南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已公开发表文学作品500余万字。长篇小说获江西省第四届“谷雨”文学奖和“江西省第二届文化艺术优秀成果奖”。

走出单位,走进江教

1989年的夏季多事而躁动。这一年的夏天,我考入江西教育学院,成为中文系的一名学生,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学习生活。那一届的中文系一共有两个班,一个本科班,一个专科班。

那时的学校给人的印象是比较偏僻比较小,市内公交车只到谢家村,这意味着还得向东步行两站地才能到达江教。校区内比较简陋,一栋教学楼,一栋男生宿舍,一栋女生宿舍兼单身教职工宿舍,当然也包括必不可少的图书馆、篮球场,以及小树林和池塘。

在进入大学之前,我已经工作了好些年,能够在工作之后再次进入大学深造,非常难得,也意义深远。这段学习时间让我获得了一段自我调整的空档期,当我第一次从校园毕业步入社会的时候,充满了感性和被动,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,也不知道该往何处去,这样的状态在很多像我一样的毕业生身上都能寻见。

第一次从校园毕业之后,我的工作单位是在教育局,一段时间下来,我习惯了这日复一日的工作状态,直到有一天,当我填写工作考核表的时候猛然间发现,自己竟然一事无成,还在原地兜兜转转。也是这突如其来的感觉,让我萌生了走出单位去继续读书的想法。

魅力江教,感激师恩

来到江教,这里弥漫着学府气息,流动着文化元素,这种轻松淡雅的学术氛围与工作氛围截然不同。同学与同学之间单纯朴素,学习和生活的节奏松弛平静,压力非常小。每位同学都有一定的社会经历,并非白纸一张,也非已经涂抹到无法更改的地步。来到江教,置身于此,特别适合自己休整与思考,重新认识自己、认识生活。这就如同跑长途高速,中途能到服务区停靠一下,或休歇放松,或补给检查,十分有必要。

来到江教,除了获得一段自我调整的空档期,更为重要的是我获得了一次提升能力的机会。当时学校中文系师资力量雄厚,拥有一批特别优秀的教师,能够满足专业范围内人才培养的需求,只要你自己有意愿学,愿意踏实学,总会有老师能够提供指导。当时坊间有种说法是,省内具有可比性的是江西师大中文系,而江教在其之上。尽管这个说法无法佐证,但也能从侧面说明江教的师资力量确实很强。

当时候我们的班主任是刘法民老师,教授美学课程,他治学严谨,儒雅睿智,擅于将抽象的概念进行简单通俗的表达。退休之后的刘老师定居在北京,依然研究莫言文学,我曾去过北京图书馆聆听过他的讲座。系主任赵家鹤讲授外国文学,旁征博引信手拈来,特别是讲到文学中的爱情部分,常常激情飞扬。李满老师知识积累雄厚,思辨力深邃又具有穿透性,他讲授的文艺理论让每一位中文系学生都受益匪浅。还有博学潇洒的古代文学老师谭思健,德高望重的现代文学老师罗淦先,著名逻辑学专家周文英教授,刻板孤僻从不随大流的陈永鼎老师……

值得一提的是,我们那届中文系文艺人才特别多。每次赶上学校文艺演出,虽说有专业的艺术系在,但最出彩的节目仍旧是中文系的,压轴出场的也是中文系。还记得那时候全省大学生文艺汇演,学校权衡再三之后,还是决定让中文系的几位同学代表专业组去参赛,最终拿回了舞蹈类及小品类的第一名。

人生再启程

我是属于比较散漫的那一类学生,之前没当过教师也没打算以后走上讲台,刚进学校的时候除了象棋围棋,其他感兴趣的东西并不多。于是我常常借助阅读来打发时间,读的书几乎都是当时流行的、好看的小说,比如阿瑟·黑利、西德尼·谢尔顿的畅销小说,比如超级火爆的《围城》,比如国内风起云涌的先锋文学、寻根文学及新写实文学。到了晚上八九点钟之后,我便喜欢骑个破自行车去石泉村的几个录像厅转悠,专门找经典电影看,《教父》系列和《英雄本色》都是那时看到的。阅读小说和看录像构成了我第一学年的主要生活内容,且沉迷上瘾,两三天读一部长篇,不读完就感觉缺少了些什么似的。

回过头去看,我是个实用主义者,阅读的背后潜藏着功利性,只是有些隐约朦胧而已。于是在第二个学年,我便开始偷偷尝试写作。第一篇是以家族为题材的寻根文学《岁月》,写着写着竟然写成了中篇,感觉写的有点意思,便投寄给了杂志社,然后接着继续写,《再燃一支烟》写了五万多字。这回我多了个心眼,请李满老师替我的小说先把把脉,我上午把样稿给他,下午就接到他的通知让我去他家。

李满老师不苟言笑,一般人都不敢接近他,我记得他当时看完我的小说皱着眉,来回踱着步,简单地表达了两个意思,第一小说发表没问题,第二他来江教这么些年,写的同学不少,但我是最好的。作为一个初学者,能得到李满老师的如此评价,我的内心激动不已,那次指点,可谓是推开了我人生的另一扇大门!

我的运气不错,在校期间,两个中篇小说都顺利发表。这是在进入江教之前,我做梦都不敢想的。

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是我获得了人生再启程的契机和动力。

虽然是成人教育,原则上来说是从哪来回哪去,但是事后才发现,实际情况并非如此。进江教的学生本来就各有各的想法,一群“有想法”的人聚在一起,很难要求他们循规蹈矩。经过两年的学习,每个人的能力与视野都得到了提升,旧平台已栖息不下他们,再加上巨大的时代变革给个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,每个人都开始渴望往更高更大的平台去施展才能。

可以说,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借助毕业的契机实现了人生的再次启程,占比最大的是去了新的岗位新的学校。这批人日后大多成为了学校领导或者行业中的佼佼者,属于最中规中矩的群体,其中有一部分同学一跳再跳,去了政府机关,走上了另一条金光大道。还有占比较大的群体是南下去了沿海开放特区,那也是当时社会上最热门的选项,这批人后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然后就是报考公务员,成为了时代精英,同学骄子。也有几位同学考取了研究生,其中两位后来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,令人仰慕。还有来自边远黎川的周同学,他通过江教这个平台成功逆袭,毕业时被大军区文工团选中,从事专业的舞蹈表演,至今仍与舞为伴。而我本人则默默地又写了五年的小说,最后以特殊人才的身份引入南昌,成为一名专业的作家……

再启程,是一种追求,一种状态。当年我们中文系的两个班集体再启程,都得益于同一个平台,我们的母校——江西教育学院。从某种角度来说,它是我们人生新起点的摇篮,也是人生再出发的助推器。


党史学习教育专栏

长征中的女红军们


点击上方图片学习

(来源:学习时报)


《人民日报》报道我校青风学堂特色做法

江西省唯一!我校荣获第六届全国高校“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特色展示项目!

七秩芳华·校友印象|周加仙:母校教育助力我登上国际舞台



-ncsfxy-

-南昌师范学院-

党委宣传部 · 大学生记者团

来源|文学院

编辑|余欣

责编|姜婷

审核|常颖 谢梦君 戴达峰


欢迎投稿&加入我们

NCNU_GFdy@163.com

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